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种用支撑装置作方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于水管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多为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利工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管道而修建的工程。因此,种用支撑装置作方在水利工程中,于水采用管道进行引导水液流动,利工达到引流、管道送水和排水的种用支撑装置作方目的。而在水源调配时,于水避免不了使用管道构成输送管路,利工管路的管道铺设安装也通常伴随着支撑架的使用,确保管道输送稳定。种用支撑装置作方
3.通常多根管道需要进行支撑时,于水采用一字排开方式支撑,利工但是在经过狭窄部分则不能采用上述方式。并且管道在输送过程中本身内部承压较大,如多采用堆叠方式,极易导致位于下方的管道承载过大而破裂。
4.基于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来解决多根管道通过狭窄区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以实现多根管道安全稳定的通过狭窄区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包括多个上下组合使用的中间组件,位于所述中间组件顶端和底端处的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且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均与中间组件配合,所述中间组件为口字形结构,且上下端面上设有内凹的半圆形放置槽,所述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与中间组件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半圆形的限制槽,所述放置槽与限制槽配合用于抱紧管体。
7.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组件的内侧中部设有加强板,所述放置槽关于加强板对称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内凹的外壁与加强板间隙配合。
9.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组件的顶面和下固定组件的底面均向两侧延伸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过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和限制槽的内壁上均设有避空槽。
11.进一步的,相邻所述中间组件之间通过多个螺栓组件。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与多个中间组件组合构成的支撑结构,中间组件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内凹的半圆形放置槽,上下端面上的放置槽是相互配合的,相邻的中间组件堆叠后,对应位置的放置槽组合构成环形,固定后抱紧管道外壁。不仅支撑装置易于组装,且能够对管路进行分别固定,使得管路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15.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中:1、中间组件;2、上固定组件;3、下固定组件;4、放置槽;5、限制槽;6、加强板;7、固定板;8、过孔;9、避空槽;10、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9.参见附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包括:中间组件1、上固定组件2、下固定组件3、放置槽4以及限制槽5。其中,多个中间组件1上下组合使用,位于中间组件1顶端和底端处的上固定组件2和下固定组件3,且上固定组件2和下固定组件3均与中间组件1配合,中间组件1为口字形结构,且上下端面上设有内凹的半圆形放置槽4,上固定组件2和下固定组件3与中间组件1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半圆形的限制槽5,放置槽4与限制槽5配合用于抱紧管体。
20.传统的多根管道通过狭窄区域都是采用管道堆叠的方式,会影响到管道使用的安全和稳定。在本方案中,设置了上固定组件2和下固定组件3与多个中间组件1组合构成的支撑结构,中间组件1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内凹的半圆形放置槽4,上下端面上的放置槽4是相互配合的,相邻的中间组件1堆叠后,对应位置的放置槽4组合构成环形,固定后抱紧管道外壁。不仅支撑装置易于组装,且能够对管路进行分别固定,使得管路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21.具体的,中间组件1上下依次堆叠,上固定组件2位于顶部,下固定组件3位于底部,放置槽4和放置槽4之间以及放置槽4和限制槽5之间构成抱紧管道的抱箍结构,每个管路固定在一个对应的抱箍结构中,从上到下依次分布。
22.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组件1的内侧中部设有加强板6,放置槽4关于加强板6对称设置。加强板6与中间组件1的两侧壁焊接固定,用于对整体结构进行加强。避免中间组件1承载时像中间坍塌。
23.而放置槽4内凹的外壁与加强板6间隙配合,使得放置槽4不与加强板6接触。管路固定后,由于内部水流的高速流动,导致管道振动,悬空设置的放置槽4能够抑制振动的传递。
24.此外,上固定组件2的顶面和下固定组件3的底面均向两侧延伸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均设有过孔8。固定板7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对装置整体的位置进行固定,确保装置整体不会发生位置偏斜或倾倒。
25.放置槽4和限制槽5的内壁上均设有避空槽9,避空槽9配合套设在管道上的橡胶套,不仅会减少对管路外壁的损伤,同时也能抑震。
26.相邻中间组件1之间通过多个螺栓组件10。其中,栓柱部分固定在中间组件1的顶面,孔设置在中间组件1的底面。安装时,位于下方的中间组件1上的栓柱部分穿过位于上方的中间组件1上的孔,在进行固定即可。
27.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上固定组件2和下固定组件3与多个中间组件1组合构成的支撑结构,中间组件1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内凹的半圆形放置槽4,上下端面上的放
置槽4是相互配合的,相邻的中间组件1堆叠后,对应位置的放置槽4组合构成环形,固定后抱紧管道外壁。不仅支撑装置易于组装,且能够对管路进行分别固定,使得管路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2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上下组合使用的中间组件(1),位于所述中间组件(1)顶端和底端处的上固定组件(2)和下固定组件(3),且上固定组件(2)和下固定组件(3)均与中间组件(1)配合,所述中间组件(1)为口字形结构,且上下端面上设有内凹的半圆形放置槽(4),所述上固定组件(2)和下固定组件(3)与中间组件(1)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半圆形的限制槽(5),所述放置槽(4)与限制槽(5)配合用于抱紧管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组件(1)的内侧中部设有加强板(6),所述放置槽(4)关于加强板(6)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4)内凹的外壁与加强板(6)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组件(2)的顶面和下固定组件(3)的底面均向两侧延伸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均设有过孔(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4)和限制槽(5)的内壁上均设有避空槽(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中间组件(1)之间通过多个螺栓组件(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管道支撑装置,包括多个上下组合使用的中间组件,位于中间组件顶端和底端处的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且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均与中间组件配合,中间组件为口字形结构,且上下端面上设有内凹的半圆形放置槽,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与中间组件配合的端面上设有半圆形的限制槽。通过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与多个中间组件组合构成的支撑结构,中间组件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内凹的半圆形放置槽,上下端面上的放置槽是相互配合的,相邻的中间组件堆叠后,对应位置的放置槽组合构成环形,固定后抱紧管道外壁。不仅支撑装置易于组装,且能够对管路进行分别固定,使得管路之间不会互相影响。间不会互相影响。间不会互相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中实建安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