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桌面支撑设备领域,种用制作尤其是于桌涉及一种用于桌子的支架。
背景技术:
2.榫卯是种用制作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于桌使得中国传统的种用制作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于桌特殊柔性结构体。
3.目前可拆卸的种用制作桌架结构例如专利号为202221332043.6一种钢桌架结构,包括其包括横梁和中梁对接成的于桌桌架本体、支撑腿以及连接桌架本体和支撑腿的种用制作接头,中梁端部通过第一接头和横梁可拆卸连接,于桌所述横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两个第二接头可拆卸连接两个支撑腿,种用制作且每个第二接头连一个支撑腿,于桌第二接头的种用制作顶部设有一个向上延伸的柱部和横梁底部可拆卸连接并使桌架本体架在支撑腿上方,横梁底部设有可与柱部对接的于桌套管。存在问题:包括横梁、种用制作套管、中梁、支撑腿、第一接头、前座、后座、前安装面、后安装面前座螺钉旋入口、圆弧面、凸出、定位凸起、第二接头、柱部、横部、斜部、中座、侧座、横档、定位隔筋、凸部、凹部、螺杆、垫脚、脚套、饰盖、平耳、横螺钉、竖螺钉,所需部件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4.另外,还有网上售卖的“304不锈钢圆台脚桌脚架子桌腿方桌圆桌腿支架大排档可折叠餐桌脚”虽然能够实现旋转折叠,打开支撑桌面,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
5.桌脚会移动,难以保证支撑稳定性,而设置吸盘和扣紧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6.连接于支撑脚之间的旋转架结构复杂,焊接部位多,制造成本高,旋转架连接的牢固性不佳。
7.而且旋转架和桌脚是一体结构,无法拆卸,无法实现完全拆卸,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桌子的支架,能实现完全拆卸,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桌子的支架,包括两个左支撑腿、两个右支撑腿,还包括一个开口朝上的u形板、两个左三角架、两个右三角架,两个左三角架一端设有倾斜的左折边,两个左三角架的左折边贴合后插入u形板左端;其中一个左三角架向后倾斜可拆卸连接一个左支撑腿,另一个左三角架向前倾斜可拆卸连接另一个左支撑腿;两个右三角架一端设有倾斜的右折边,两个右三角架的右折边贴合后插入u形板右端;其中一个右三角架向后倾斜可拆卸连接一个右支撑腿,另一个右三角架向前倾斜可拆卸连接另一个右支撑腿;所述u形板左端侧面穿设连接两个左折边的左固定件,u形板右端侧面穿设连接两个右折边的右固定件。本产品两个左三角架、两个右三角架能实现完全与左支撑脚、右支撑脚拆卸,而且能够与u形板拆卸,拆卸彻底,拆卸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少;另外,设计了左折边和右折边,只需一个u形架即可安装两个左三角架和两个右三角架,
而且保证两个左三角架、两个右三角架向不同方向倾斜连接左支撑腿、右支撑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安装后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不会再移动,结构牢固、稳定性;左三角架和右三角架均呈三角形,连接更加牢固、稳定;而且所需部件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拆装方便、速度快。
10.进一步地,所述每一个左三角架均包括竖直插入一个左支撑腿内的第一竖直边、贴紧桌面下表面的第一水平边以及第一倾斜边,所述第一水平边的头端连接第一竖直边的顶端,第一水平边的尾端连接第一倾斜边的一端,第一倾斜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竖直边的底端,所述左折边连接于第一水平边与第一倾斜边连接处,第一水平边顶部贴紧桌面形成左支撑边;第一竖直边内穿设连接左支撑腿的第一加固件。
11.进一步地,所述每一个右三角架均包括竖直插入一个右支撑腿内的第二竖直边、贴紧桌面下表面的第二水平边以及第二倾斜边,所述第二水平边的头端连接第二竖直边的顶端,第二水平边的尾端连接第二倾斜边的一端,第二倾斜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直边的底端,所述右折边连接于第二水平边与第二倾斜边连接处,第二倾斜边顶部贴紧桌面形成右支撑边;第二竖直边内穿设连接右支撑腿的第二加固件。
12.该设计结构简单,而且左三角架和右三角架均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结构,保证左桌腿、右支撑腿与u形架之间形成三角支撑,连接牢固和稳定性,而且左支撑边、右支撑边进一步提高了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支撑更稳定、牢固,而且拆装速度快,效率高。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安装后右支撑腿和右支撑腿不会移动,保证支撑稳定性,无需吸盘和扣紧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低;左支撑脚和右支撑脚之间只需通过两个左三角架和两个右三角架与u形架连接即可,而且两个左三角架和两个右三角架与u形架连接可完全拆卸,占用空间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形成多个三角支撑结构,保证左支撑脚和右支撑脚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三角架和右三角架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板结构示意图;
19.其中,左支撑腿1;右支撑腿2;左三角架3、左折边31、第一竖直边32、第一水平边33、左支撑边33a、第一倾斜边34;右三角架4、右折边41、第二竖直边42、第二水平边43、第二倾斜边44、右支撑边44a;u形板5、左固定件51、右固定件52。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桌子的支架,包括两个左支撑腿1、两个右支撑腿2,该左支
撑腿1和右支撑腿2均呈矩形。
22.本产品的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一个u形板5、两个左三角架3、两个右三角架4,其中,u形板5呈扁状长形,而且开口朝上。两个左三角架3一端设有倾斜的左折边31,左折边31与三角支撑架形成钝角,两个左三角架3的左折边31背面贴合后插入u形板5左端;进而形成:其中一个左三角架3向后倾斜可拆卸连接一个左支撑腿1,另一个左三角架3向前倾斜可拆卸连接另一个左支撑腿1;所述u形板5左端侧面穿设连接两个左折边31的左固定件51,该左固定件51为第一螺丝。
23.优选地,所述每一个左三角架3均包括第一竖直边32、第一水平边33以及第一倾斜边34,其中,第一竖直边32竖直插入一个左支撑腿1内,第一水平边33贴紧桌面下表面,所述第一水平边33的头端连接第一竖直边32的顶端,第一水平边33的尾端连接第一倾斜边34的一端,第一倾斜边3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竖直边32的底端,所述左折边31连接于第一水平边33与第一倾斜边34连接处,第一水平边33顶部贴紧桌面下表面处形成左支撑边33a;第一竖直边32内穿设连接左支撑腿1的第一加固件,该第一加固件为第三螺丝。
24.同理,两个右三角架4一端设有倾斜的右折边41,右折边141与右三角架4表面形成钝角,两个右三角架4的右折边41背面贴合后插入u形板5右端,进而形成:其中一个右三角架4向后倾斜可拆卸连接一个右支撑腿2,另一个右三角架4向前倾斜可拆卸连接另一个右支撑腿2;u形板5右端侧面穿设连接两个右折边41的右固定件52,该左固定件51为第二螺丝。
25.所述每一个右三角架4均包括第二竖直边42、第二水平边43以及第二倾斜边44,第二竖直边42竖直插入一个右支撑腿2内,第二水平边43贴紧桌面下表面的,所述第二水平边43的头端连接第二竖直边42的顶端,第二水平边43的尾端连接第二倾斜边44的一端,第二倾斜边4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竖直边42的底端,所述右折边41连接于第二水平边43与第二倾斜边44连接处,第二倾斜边44顶部贴紧桌面处下表面处形成右支撑边44a;第二竖直边42内穿设连接右支撑腿2的第二加固件,该第二加固件为第四螺丝。
26.使用时,将两个左三角架3的左折边31背面贴合后插入u形板5左端,然后拧入一颗第一螺丝;同理将两个右三角架4的右折边41背面以贴合后插入u形板5的右端,然后拧入一颗第二螺丝,此时左折边31右端面与右折边41左端面贴合压紧,然后形成的形状类似x形,即其中一个左三角架向后倾斜延伸,该左三角架的第一竖直边32从上向下插入一个左支撑腿1,然后拧入两颗第三螺丝;另一个左三角架向前倾斜延伸,该左三角架的第一竖直边32从上向下插入另一个左支撑腿1,然后拧入两颗第三螺丝。同样地,其中一个右三角架向后倾斜延伸,该右三角架的第二竖直边42从上向下插入一个右支撑腿2,然后拧入两颗第四螺丝;另一个右三角架向前倾斜延伸,该右三角架的第二竖直边42从上向下插入另一个右支撑腿2上,然后拧入两颗第四螺丝。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