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种模作方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蓝牙耳机。块化
背景技术:
2.蓝牙耳机就是蓝牙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耳机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种模作方
3.现有的块化头戴式蓝牙耳机为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内部线缆连接头带和左右发声单元,蓝牙没有进行模块化处理,耳机当发声单元和耳罩损坏时,种模作方固定安装的块化耳罩不便于更换,损坏的蓝牙发声单元无法进行便捷的更换,导致损坏的耳机时候,将头戴式蓝牙耳机进行整体更换。种模作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块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蓝牙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蓝牙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蓝牙耳机,包括,
6.头带,所述头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
7.发声单元,两个所述发声单元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耳罩;
8.两个所述发声单元顶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转动块,两个所述转动块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接头,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接口,两个所述耳罩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外圈,两个所述发声单元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内圈,两个所述外圈的一端的分别设置有固定组件;
9.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包括按动键、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和卡块,两个所述第一楔形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按动键的背面,两个所述卡块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楔形块的背面。
10.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空腔,两个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孔,两个所述接口底部的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一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两个所述接头分别与两个卡固条插接,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槽,两个所述第一矩形槽内壁的正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孔,两个所述转动块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固条,两个所述卡固条分别穿插设置在第一矩形槽内,两个所述卡固条顶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矩形孔卡接。
12.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空腔,两个所述第二空腔内壁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二圆孔,两个所述接头底部的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二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发声单元顶部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矩形槽,两个所述转动块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二矩形槽内壁正面和背面的底端铰接。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发声单元的另一侧分别与两个内圈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耳罩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外圈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外圈的正面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三
矩形槽,两个所述第三矩形槽内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第二矩形孔,两个所述第二矩形孔的背面分别开设有第三空腔,两个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一端分别穿插设置在第二矩形孔内,两个所述第二楔形块的背面分别与卡块的正面固定连接。
14.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第三空腔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空腔内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第三矩形孔,两个所述卡块的一端分别穿插设置在两个第三矩形孔内。
15.优选的,两个所述按动键的背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楔形块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内圈的正面分别开设有第四矩形槽,两个所述卡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四矩形槽插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件、发声单元、接头、接口、卡固条和转动块的设计,当发声单元损坏的时候,可以按动卡固条解除连接件与转动块的限制,使接头从接口中拔出,将新的发声单元顶部的接头插入接口中,即可完成蓝牙耳机发声单元的更换,方便快捷,形成发声单元模块和头带模块;
18.(2)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组件、外圈和内圈的设计,通过按动按动键,带动第一楔形块对第二楔形块形成挤压,从而使卡块移出第四矩形槽,解除外圈和内圈的固定限制,从而可以对耳罩进行便捷更换,形成耳罩模块和发声单元模块。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与转动块连接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声单元与耳罩连接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头带;2、连接件;3、发声单元;4、耳罩;5、转动块;6、接头;7、接口;8、卡固条;9、外圈;10、内圈;11、按动键;12、第一楔形块;13、第二楔形块;14、卡块;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模块化蓝牙耳机,包括,
27.头带1,头带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2;
28.发声单元3,两个发声单元3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耳罩4;
29.两个发声单元3顶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转动块5,两个转动块5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接头6,两个连接件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接口7,两个耳罩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外圈9,两个发声单元3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内圈10,两个外圈9的一端的分别设置有固定组件;
30.两个固定组件分别包括按动键11、第一楔形块12、第二楔形块13和卡块14,两个第一楔形块12分别设置在两个按动键11的背面,两个卡块1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楔形块13的
背面。
31.头带1、连接件2、发声单元3和耳罩4均为的现有头戴式蓝牙耳机技术,头带1与连接件2通过伸缩支架进行连接,从而通过拉伸连接件2进行耳机的长度调节,头带1和两个连接件2、发声单元3和转动块5分别通过内部的软线进行连接,耳罩4表面为皮质材料,内部为海绵等软质材料,通过耳罩4使蓝牙耳机佩戴时更加舒适。
32.两个连接件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空腔,两个第一空腔内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孔,两个接口7底部的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一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接头6分别与两个卡固条8插接,两个连接件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槽,两个第一矩形槽内壁的正面分别开设有第一矩形孔,两个转动块5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固条8,两个卡固条8分别穿插设置在第一矩形槽内,两个卡固条8顶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矩形孔卡接,两个转动块5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空腔,两个第二空腔内壁的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二圆孔,两个接头6底部的外壁分别与两个第二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发声单元3顶部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矩形槽,两个转动块5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二矩形槽内壁正面和背面的底端铰接。
33.接头6和接口7为有孔径3.5mm插接孔技术,接头6的底部和接口7的顶部分别与转动块5和连接件2内部的电线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将接头6插入接口7内部,可以使整个蓝牙耳机形成电气通路,使发声单元3可以进行声音的播放,卡固条8为7字形,卡固条8突出的部分与第一矩形孔卡接,可以使转动块5与连接件2形成连接的同时,接头6不会从接口7内部滑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卡固条8为弹性的塑料材质,在卡固条8进入第一矩形槽时,顶部会产生弯曲,直至卡固条8的顶部运动至第一矩形孔后,恢复竖直,转动块5底部与第二矩形槽通过转轴形成铰接,从而可以使发声单元3进行小角度转动,使发声单元3的角度更加贴合头部的两侧。
34.两个发声单元3的另一侧分别与两个内圈10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耳罩4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外圈9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外圈9的正面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三矩形槽,两个第三矩形槽内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第二矩形孔,两个第二矩形孔的背面分别开设有第三空腔,两个第一楔形块12的一端分别穿插设置在第二矩形孔内,两个第二楔形块13的背面分别与卡块14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楔形块13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15,两个弹簧15的一端分别第三空腔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三空腔内壁的底端分别开设有第三矩形孔,两个卡块14的一端分别穿插设置在两个第三矩形孔内,两个按动键11的背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楔形块12的正面固定连接,两个内圈10的正面分别开设有第四矩形槽,两个卡块1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四矩形槽插接。
35.第一楔形块12的顶部凸起,凸起尺寸为第二矩形孔宽度的0.95倍,第一楔形块12竖向截面的宽度尺寸为第二矩形孔宽度的4倍,从而可以移动按动键11,带动第一楔形块12在第三空腔内滑动,第一楔形块12与第二楔形块13相对的一端分别开设有斜面,当第一楔形块12往靠近第二楔形块13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楔形块12的斜面会使挤压第二楔形块13的斜面,推动第二楔形块13往靠近按动键11方向移动,从而使卡块14同步移动,当卡块14卡接在第四矩形槽时,弹簧15处于微量压缩状态,保证卡块14不会始终与第四矩形槽内壁的正面贴合。
36.使整个蓝牙耳机由多模块组成,头带模块由头带1、两个连接件2和两个接口7组成,发声单元模块由两个发声单元3、两个转动块5、两个接头6和两个内圈10组成,耳罩模块
由两个耳罩4、两个外圈9和两个固定组件组成。
37.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8.当蓝牙耳机的发声单元3受到损坏时,需要进行更换的操作为,按动卡固条8的顶部往靠近接头6方向移动,再将发声单元3往远离连接件2方向拔动,从而使接头6脱离接口7内部,将更换的发声单元3重新与连接件2安装时,需要将接头6插入接口7时,卡固条8同步插入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内壁挤压卡固条8顶部的斜面,使卡固条8的顶部产生弯曲,当卡固条8顶部运动至第一矩形孔后,卡固条8的回复力将卡固条8顶部与第一矩形孔形成卡接,使发声单元3与连接件2完成连接;
39.当需要进行更换耳罩4时,按动按动键11往靠近连接件2方向移动,按动键11带动第一楔形块12,第一楔形块12的斜面对第二楔形块13的斜面进行挤压,从而使第二楔形块13往靠近按动键11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楔形块13不断挤压弹簧15,第二楔形块13带动卡块14,使卡块14远离第四矩形槽,从而将发声单元3与耳罩4的连接进行解除,然后将耳罩4往远离发声单元3方向移动,即可进行更换;
40.安装时候同上述步骤按动按动键11,然后将耳罩4的外圈9安装在发声单元3的内圈10外,松开按动键11,在弹簧15回复力作用下,推动第二楔形块13往靠近内圈10方向移动,第二楔形块13带动卡块14,使卡块14的背面贴合内圈10的外壁,然后转动耳罩4,直至卡块14运动至第四矩形槽的位置,弹簧15的回复力推动卡块14卡入第四矩形槽中,完成耳罩4进行更换安装。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